筆下寫帝王,金庸最想當唐明皇
文/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賴素鈴、張幼芳 2007年2月6日

青年金庸(左一)與妹妹查良璇(右一)和同學朱幗英(左二)、沈德緒(右二)攝於西湖畔。這張照片陳列在浙江海寧金庸故居。圖/遠流提供

問:是想跟表哥徐志摩〈再別康橋〉別苗頭嗎?

金:劍橋前任校長到香港籌款時,介紹冊上就印了我表哥這首詩。我覺得這首詩寫得滿好的,他最出名恐怕就這首詩啦!

  不過,當年他在國王學院是旁聽,大概一、兩年後就走了。我跟他的態度不同,我非常嚴謹、認真重視這個學校,連到圖書館也抱著尊敬的心去。

  我早年求學非常波折,不守規矩,被很多學校退學過。這是我這輩子念書的最後機會,不能再被開除了!

問:《鹿鼎記》是金庸作品中最接近歷史小說的一部,但你還是定義為非歷史小說?

金:它比較接近歷史了,不過小地方有歪曲。歷史小說跟歷史不同,歷史小說像《三國演義》,只要七分忠實就可以了。

問:看金庸武俠小說長大的人,會以為尼布楚條約是韋小寶訂的。查先生改版時候,不會想盡量忠於史實嗎?

金:《鹿鼎記》沒有改,因為很難改!我歷史學得不深,但我知道根本沒韋小寶這個人啊!台灣考試考尼布楚條約,還有考生就寫韋小寶怎麼樣……(眾笑)。

  中國歷史小說的傳統就是亂講,好比初唐蘇定方是武則天手下的大將,他在正史上是很有建設、功勞很大的大將軍,《說唐後傳》的《薛仁貴征東》,卻把他寫成把薛仁貴功勞冒去的奸臣。

問:麥教授覺得,小說把歷史戲劇化,會不會讓人誤解歷史?

麥:不會。我看《鹿鼎記》描寫康熙宮廷的情況,非常有意思,逼近真實,對我的想像力是一種刺激。

金庸手寫劍橋詞句。記者胡聖堤/攝影

《鹿鼎記》有一段黃宗羲跟顧炎武的談話。我問我的同事,這麼重要的兩位思想家,對談是不是可能?結果同事說他們是朋友。所以他的歷史背景相當正確。

問:查先生喜歡以帝王當作小說主角,唐代的皇帝你最想當哪位?

金:我想當唐明皇!因為他的妃子楊貴妃是最漂亮的女人,而且他的一生都很快樂。

麥: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武則天,因為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金:可能唐代最好的皇帝是武則天,這點我跟教授意見一樣。她文治武功都好。

麥:而且願意創新。

金:又知人善用。她用了狄仁傑、張柬之都是名臣;但武則天後來用了來俊臣、周興這些酷吏當特務,才搞得不好。

問:你喜歡歷史,為什麼不寫歷史小說?

金:我從小愛看《三國演義》、《水滸傳》。後來寫小說,不懂就鑽進去研究。像寫《射鵰英雄傳》,不研究宋史、元史不行。我寫武俠小說,是因為那時在香港辦報紙,武俠小說人人愛看;武俠可想像,歷史要有根據的。

問:查先生作品拍成很多電影、連續劇,可惜都沒有一部像王度廬的《臥虎藏龍》被李安拍得可以通行國際,會不會想挑一部作品跟李安合作?

金:李安我見過,他導演本事特別好。他要提,我可能會同意,我對他的導演手法很欣賞,但他沒說要拍我的戲啊!

  他弟弟李崗想要拍《袁崇煥傳》時曾問過我,我說只有《碧血劍》有版權,袁崇煥是歷史背景,真的歷史故事是沒有版權的。(遠流董事長王榮文:我私下問過李安,他說拍金庸的戲太困難,人物複雜,拍起來壓力會很大。)

問:查先生這幾年曾經好幾次提起,想寫一本淺顯易懂的中國通史?

金:對,將來想。但讀了書,覺得越來越難了,所以一直沒有動筆。

  我想從中國的考古發現一路寫下來。尤其對中國遊牧民族南下、南方農業民族北上,兩種生活方式互相調劑的胡漢衝突特別感興趣。

  現在上海、北京已有類似的出版,但距離史實太遠。我寫歷史書的話,準備鬧得中國歷史界翻臉啦,一下子全部要攻擊我了。

(轉載自2007年2月6日聯合報相對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