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王 家 衛 遇 上 金 庸
沈彤 /89年2月21日
 
  王家衛的電影,非常具有個人風格,擅長抽離現代人際關係的疏離與矛盾,坦白說對於王家衛籌拍「東邪西毒」是極不看好的,因為心中不太相信這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導演,能把金庸四大巨冊的《射鵰英雄傳》,在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完整地交代清楚。當然,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實在是因為已經受夠了所有抬出金庸大名,標榜「精裝武俠」的影像紀錄。

坊間將金庸作品拍成影像的劇集,幾乎都有一個讓金迷抓狂的缺點:亂改劇情。王家衛拍的「東邪西毒」,沒有引起廣大金迷的抗議,甚至還頗獲好評的原因,在於王家衛把「東邪西毒」拍得很不像金庸,更精確點說,是王家衛採取金庸《射鵰英雄傳》前傳或外傳的方式,重新註釋金庸《射鵰英雄傳》裡的角色,並且側重其中幾個角色,將重心完全轉移到郭靖以外的人身上。這個避免侵略金迷心中既定形象,又訴諸非金迷觀眾的作法,相當有創意,在所有翻拍金庸作品的族群中,極不落俗套,完全符合王家衛一貫的特殊風格。

金庸的作品,長篇比短篇精彩,後期的作品又比早期的作品高竿,細膩的背景鋪敘和主脈牽動旁枝的纏繞,兩者互為表裡交互震盪,最是金庸作品叫人欲罷不能的菁華。因此,任何想將金庸長篇作品,濃縮成區區幾十個小時,甚至兩小時影片的企圖,都是非常吃力不討好的差事。有趣的是,王家衛做了,還拍出一部非常不帶金庸色彩的金庸電影。

王家衛很聰明,聰明地不遵循原著,聰明地在人名架構除外的細節上,自己為金庸筆下的要角,重塑人生,擺明不以原著故事為藍本,故金迷可以說王家衛背叛金庸原著小說,或者利用金庸為自己的電影票房加分,但是走出電影院的觀眾,卻不能不肯定「東邪西毒」是一部發人深省的電影。它已經深深觸及人性的內在思維與矛盾,重疊上郭靖偕黃蓉從大漠返回中原途中,所引起的感慨和無力。「東邪西毒」沒有濃厚的金庸血肉,可多出一份王家衛式的頹廢。

私心以為,金庸的作品是許多文藝創作的沃土,金庸的世界不但引人入勝,而且貼近真實的人生,卻不太適合用影像來表現。影像處理是一種新興的科技,它有極高的視覺渲染力,能在瞬間傳遞訊息,迅速將觀眾的情緒,融進創作者預設的情境當中。然而,在訊息傳遞感染力的同時,也無可避免會侷限、定格觀眾的想像,扼殺角色生命在視覺外繼續延展的可能性,這是影像傳媒的優勢,也是影像媒體的缺點。

文字則剛好相反,文字完全以最原始的樸素,穿透讀者的精神思維,進一步內化出屬於讀者個人特有的閱讀經驗,昇華小說人物本身的既定格局。同時,文字所能賦予讀者的虛擬和纖維,具有某種程度的不可替代性,新生代的影像傳媒,不一定能將文字散發出來的獨特魅力,藉由科技的輔助,輕易將之過渡,這是任何準備翻拍金庸作品的影像工作者,不能不加以思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