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學士詠無忌哥哥
 

一:身行萬里半天下

  我生飄蕩去何求,再過龜山歲五周。
  身行萬里半天下,僧臥一庵初白頭。
  地隔中原勞北望,潮連滄海欲東遊。
  元嘉舊事無人記,故壘摧頹今在不。

蘇軾〈龜山〉

二:與萬里差得很遠

  蘇軾這首〈龜山〉沒有正式上場,金庸在《倚天屠龍記》第二冊選了清人翁大年刻的印章,就是「身行萬里半天下」七個字,用以詠張無忌雖然身受「玄冥神掌」寒毒之苦,仍是信守對紀曉芙的言諾,護送楊不悔到崑崙山坐忘峰找她爹爹楊逍。拙作《解析金庸小說》有提及,不過當年還未讀過原詩,只能就著一句七個字做文章。

  其實張無忌這所謂「身行萬里半天下」大有「灌水」成份,與萬里差得很遠。兩個小孩由蝴蝶谷出發,在駐馬店遇上蘇習之和崑崙派「鐵琴先生」何太沖門下的詹春,蘇詹惡鬥兩敗俱傷,張無忌醫好兩人,以下的路程便是坐車去。蝴蝶谷在今日安徽省內,駐馬店則在河南。這「身行萬里半天下」,就在第十四回〈當道時見中山狼〉。

三:盱眙縣的龜山

  中國幅員廣大,有許多處龜山,山東、湖北、福建都有,蘇軾這首詩講的卻是盱眙縣的龜山。盱眙縣在淮河中下游,位處洪澤湖的南岸,原屬安徽省,上世紀中葉改隸江蘇。

  蘇軾兩度路經龜山,前後相隔五年。第一次是宋英宗在位,第二次已經是宋神宗在位,王安石拜相,蘇軾被貶杭州,路經龜山而作,所以開頭第一句便說「飄蕩」。由中央外放地方,當然將要「地隔中原」,至於「東游」更非詩人本願。

  元嘉是南北朝時宋文帝的年號,宋文帝劉義隆在位三十年,初年曾經大規模北伐,結果損失慘重,無功而還。元嘉後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已經大致統一北方,形成宋魏南北對峙之局,宋文帝在盱貽附近的龜山築城抗魏,魏太武帝南侵攻不下龜山的「故壘」,不久為臣下所弒,此後南北朝政權更替,南弱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