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武穆詩之一:翠微亭與龍居寺
 

一:《射雕》兩首武穆詩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岳飛〈池州翠微亭〉

  巍石山前寺,林泉勝復幽。
  紫金諸佛相,白雪老僧頭。
  潭水寒生月,松風夜帶秋。
  我來囑龍語,為雨濟民憂。

岳飛〈題鄱陽龍居寺〉

二:兵書此中藏

  這首〈池州翠微亭〉在《射雕英雄傳》出過兩次,都是全首引錄。第一次在第二十三回〈大鬧禁宮〉,靖蓉在靈隱山飛來峰半山的翠微亭,這亭的來歷書中也有解說。金庸說郭靖「原不辨詩好詩壞」,只因是韓世忠所書,又有「衣」和「馬蹄」便叫好。

  第二次在第二十回〈新盟舊約〉,黃藥師黃蓉父女在曲靈風故居的密室中得一幅山水,也有韓世忠手書的這首詩,黃蓉知道郭靖喜歡,便問父親要了,原來「武穆遺書」的秘密就在此中可尋。

  原詩是岳飛在紹興五年所作,這一年的頭幾個月岳飛的一支軍駐扎在池州(在今安徽省),守將當然要好好勘察周圍山川地勢,就好像後來郭靖帶同楊過巡視襄陽城外圍一樣(見《神雕俠侶》第二十回〈襄陽鏖兵〉)。

  詩中的「特特」大有文章,特字從牛,原意是公牛。但這裡的特特有兩解。

  第一解認為前一特是「特地」,即專誠到來;後一特是獨自。特特尋芳便是一個人專誠到來尋芳。第二解是擬聲詞,特特是馬蹄聲。我自己比較喜歡第二解,因為覺得岳飛此行其實不是真的尋芳。

  第三句說明岳飛對這好山好水還沒有看過飽。第四句趁月明回營,那正是來去匆匆的明證。

三:英雄詩、英雄讀、「英雄」聽

  岳飛還有第二首詩被金庸在《射雕英雄傳》中全錄:

    山腰間鐵掌幫的喊聲不歇,郭靖讓黃蓉枕在自己腿上,藉著松柴火光,朗聲誦讀岳飛的遺詩道:「題目是《題鄱陽龍居寺》:『巍石山前寺,林泉勝復幽。紫金諸佛相,白雪老僧頭。潭水寒生月,松風夜帶秋。我來囑龍語,為雨濟民憂。』」只聽得風動林木,山谷鳴響,黃蓉驟感寒意,偎在郭靖懷中。郭靖出神道:「岳武穆王念念不忘百姓疾苦,這才是真英雄大豪傑啊。」

  黃蓉嗯了一聲,微笑道:「大英雄的詩,小英雄來讀,旁邊還有一位老英雄躺在地下聽著,那更是錦上添花。」問郭靖道:「另一本冊子裡寫著些甚麼?」郭靖拿起看了幾行,喜道:「這……這只怕便是岳武穆王親筆所書的兵法。完顏洪烈那奸賊作夢也想著的,就是這部書了。天幸沒叫那奸賊得了去。」只見第一頁上寫著十八個大字,曰:「重搜選,謹訓習,公賞罰,明號令,嚴紀律,同甘苦。」

《射雕英雄傳》第二十八回〈鐵掌峰頂〉

  這首〈題鄱陽龍居寺〉不比〈池州翠微亭〉淺,只因以「濟民憂」三字作結,就連郭靖這樣讀書不聰明的傻小子也能明白。

  原詩作於紹興元年二月,巍石山在江西鄱陽縣,當時屬於饒州。明月的倒影在潭水中,令詩人有寒意。夜風吹著松葉,又帶來秋意之感。金庸依詩做境,配襯「風動林木,山谷鳴響,黃蓉驟感寒意」,所以說金庸引前人詩詞,總是精挑細選,不是隨便拈來充數。

  詩人由龍居寺的寺名聯想到行雲施雨的龍神,語囑龍神及時施雨,濟民解憂。中國以農立國,所以必須風調雨順,然後才可以國泰民安。當時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地方經濟大受破壞,南宋的小皇廷不甚穩固,岳飛雖然是武將,但在戰亂之中,難免要兼理民政農事。

  劉光世、張俊、韓世忠、岳飛號稱南宋中興四將,只有岳飛一人生活儉僕。金庸便借傻小子「射雕小英雄」的笨口稱讚同樣是箭術高明的大英雄岳武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