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是中國人智慧的最高代表之一,雖然司馬遷並未將軍事家列入九流十家內,但影響後世至深的中國古書,除了孔孟儒學,就屬《孫子兵法》;除了中國人,也影響無數東西方名人。日本的武田信玄,就以《孫子兵法•軍爭篇》中的「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取其風、林、火、山四字秀在軍旗上;拿破崙就是讀了《孫子兵法》法譯本,活用其書,成了法蘭西的皇帝;在波斯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更是人手一冊《孫子》英譯本……
金庸小說中,亦多次出現《孫子兵法》。如《書劍》陳家洛曾言:「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孫子兵法火攻篇);《射鵰》郭靖說過:「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軍爭篇);而《鹿鼎記》中一再提及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即是《孫子兵法•謀攻篇》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怠」及〈地形篇〉中「知己知彼,百勝不殆」所演化出的俗話。金庸不僅精通國學歷史,更研究《孫子兵法》!
用金庸小說來註解《孫子兵法》,用《孫子兵法》來圈點金書中蘊藏的兵法謀略;既然《三國演義》、《水滸傳》能成為軍事家的智書,金庸小說亦能作為兵法的參考書。「讀書當學書裡頭的本事策略。」(《碧血》皇太極語)正是此專欄的目的。如有錯誤之處,還請不吝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