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群體事件的範例

 

◆ 問診 ◆

  高靈賽斯在《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中說:「群體事件的當事者,並不是意外地被捲入的,每一個人在深層意識上都參與了一手,而整體地形成了共同的命運。」反過來說,「我們每一個人以思想與情感的無形能量,促使一件又一件的群體事件在現實生活中發生。」

  大元朝在中原當家做主的年代,明教經歷了陽頂天、張無忌與朱元璋時代,表面上紛紛擾擾。後陽頂天時代,眾高手們臭罵明教怎會這般四紛五裂,遭人唾棄;到了張無忌時代,經過組織再造,團結了好一陣子;再到朱元璋時代,大家又恨不得扭斷朱元璋的脖子。外在看來,好像人人被環境牽動,做出不得不然的回應;但內在看來,正是大家的集體信念,造成明教的實相。

  每一任教主,都是那時期眾教徒集體信念的產物,教主負有最大導引教內能量的責任,若是高手們的創造力無法妥善引導,教內轉型就一觸即發。

  陽頂天是「宋江」型的「大哥教主」,以其個人魅力,讓當時武林的諸多高手,不須「逼上梁山」便心悅誠服地投身光明頂,做明教聚義兄弟。好漢們齊聚一堂自然是好事,但一發生「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問題就來了。儘管排定了「左右光明使」、「四大法王」、「五散人」順位,但彼此不服的能量開始滋長,陽頂天又不像宋江懂得將這股力量拿來「爭方臘」給發散掉,於是新狀況發生:陽頂天忽然失蹤,明教當場裂解,能量場四散。

  後陽頂天時代來臨,明教仿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從愛的彼此支持力解體,各自滿足各自的創造力:楊逍忙著江湖爭鬥,范遙忙著潛伏於汝陽王府,說不得忙著搞革命。雖然各有成就,但內我的智慧,讓他們再度期盼整體可以凝聚成愛與創造的大團體。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在明教眾人的集體信念中發生,成崑又適時扮演了挑撥明教不團結的角色,於是張無忌在眾人等待中到來,成為明教教主。張無忌採行詹姆士.杭特所說的「僕人式」領導,耶穌可以為信徒洗腳,張無忌也以謙卑的姿態,幫幹部們治病、採藥、輸內力。但張無忌「服務有餘,威信不足」,雖然表面上教內生氣盎然,但「不得為官為君」的教令,已成一紙具文,教眾轉而期待更實際的基層革命來滿足創造力。

  水到渠成而至朱元璋時代,明教「幫會主導」的模式已漸式微,想有一番作為的革命志士,多轉加入朱元璋的義軍。雖然朱元璋治軍嚴明,但投身軍旅驅蒙報國,正是那時明教青年的集體信念。

◆ 徵狀 ◆

  可以審時度勢的,如彭瑩玉,在陽頂天時代,他是光明頂「忠義堂」的五散人;後陽頂天時代,他成了與周子旺一起革命的英雄;張無忌時代,他回到光明頂重拾教務;朱元璋時代,他再度置身革命洪流。但無法在群體事件中過渡的,如韋一笑,因對後陽頂天時代心灰意冷,長期為寒毒所苦;而提早為時勢緊張的,如朱元璋,因擔心革命果實會奉送給張無忌,長期陷於恐懼感之中。

◆ 處方 ◆

  明教是「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的宗教,以救人濟世為教旨,投射出來的,就是不停見到人間的苦難。建議明教經文可改成:「光我神軀,熊熊聖火。生亦至歡,死亦至樂。為善化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自內我。萬事為民,意悅私我。敬我世人,智愛俱多!敬我世人,智愛俱多!」教風定當更圓融和樂,在時代變革中,也讓教徒更能以智慧站在改革的浪頭。

回蝴蝶谷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