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明戈 |
張貼於 2011-7-6 16:42:42 台灣當地時間
以時間分佈角度看來,鹿鼎記一書在金庸小說中比較特別,因為其他小說中大多有比較集中的主體劇情(約莫兩至三年之內),部份還有一段主角童年的經歷,但鹿鼎記的韋小寶卻是在故事隨著多段跨度不大的時間過渡中逐漸由小童長大成少年的。所以與其他小說不同,查證時間的工作重點主要在於故事內的時間過渡。
整部小說發生於康熙年間,故事中雖然牽涉及不少歷史事件,但發生時間上明顯與史實有分別,所以在查證小說年份時不作參考。而在書中有幾處提及較確實的年份:一是韋小寶初遇蘇菲亞公主時曾說道康熙當時為17歲(鹿36:1536),結合韋小寶在先前與康熙提及湯若望時亦提過及康熙3年時康熙為10歲(鹿34:1450),無論年齡的計算方法如何,都可確認韋小寶在雅克薩城時為康熙10年(1671)。
另外衣錦還鄉後,陳近南在伯爵府宣讀吳三桂造反的檄文時,有提及吳三桂於12年前絞死永曆皇帝,檄文中亦有提及「甲寅之年」,這時應為康熙13年(1674)。
1671年 韋小寶往羅刹 1674年 吳三桂造反, 韋小寶身份被識破
至於在流放通吃島後渡過了多少年,則容後再談,現在先以上述資料作為骨幹,推敲出此前的時間年份:
首先是往羅剎前(1671)的事件,第1年包括3月29韋小寶遇茅十八(鹿2:60),不久後入宮,兩個月後(鹿:4:154)偷進御書房而發現康熙身份,同日始練大慈大悲千葉手,直到擒鰲拜時海老公說他練了「兩三個月」(鹿5:198),計算時間以上事件為同年。
其後「這日眾大臣在康熙跟前...」(鹿5:200),此前清算鰲拜時應花了好些時間,而在前往抄鰲拜家途中上馬前提及「當年茅十八教過他上馬之法」,大概是這時已過了年,加上曾有描述說海老公令韋小寶偷四十二章經一事已有大半年(鹿5:201),這推測應大致不錯。此後因海大富被殺而升任御膳房副總管,其後康親王府殺鰲拜、加入天地會皆是數日間的事。然後「秋盡冬來」(鹿9:335), 「又過月餘」(鹿9:336),冬季發生了徐天川誤殺白寒松、沐木府行刺、韋小寶相救、然後眾人莊家避雨等情節、都是沒有很明顯的時間過渡,此時應仍是冬季,與韋小寶回應莊三少奶入宮「一年多些」(鹿17:696)的說法吻合。
五台山尋訪順治、被騙往神龍教後回京,康熙說韋小寶「出京幾個月」,由於是在冬季離京,所以此時已是翌年。而由於在加入神龍教後服食了豹胎易筋丸,所以由入教直至雲賜婚期間服解藥都是在一年內發生,其間在少林寺出家半年有餘(鹿23:984),在清涼寺「等了數月」(鹿24:922),康熙父子團聚後被九難虜走,相遇鄭克塽時鄭說道「今年冬天」會給馮鍚範做五十大壽(鹿26:1085),即是其時仍未到冬季,計算秋季最遲為九月,減去「數月」及「半年有餘」即由神龍教回京非常勉強也只能說是年頭,而加入神龍教則說是在去年比較恰當。
此後隨蘇菲亞抵莫斯科時為「四月天時」(鹿36:1540),路程大約「四個多月」(鹿36:1539),即是由雅克薩出發時為冬季,由於與先前相遇鄭克塽間(上文推斷為秋季約9月)經歷了殺龜大會、雲南賜婚、攻神龍教以及與雙兒尋訪鹿鼎山等事件,所以不太可能為同年發生,當然時間也不會太長,所以應是相遇鄭克塽的翌年。
至此終於可以推算出故事開始年份,以雅克薩遇蘇菲亞為1671年為起點計算,少林寺出家為1670年,沐王府行刺為康熙1669年,相遇茅十八為康熙1668年。
1672年抵莫斯科,其後於1674年歸家行刺都是先前比較明確的推斷,而在揚州康熙討伐吳三桂的詔書中提到吳三桂是於「本年七月」(鹿41:1744)上奏撤藩,因要遷就三個孩子是於1674年冬季出生,所以這個「本年」只能是康熙1673年。
1674年韋小寶身份暴露流落通吃島,同年孩子出生,此後在通吃島住了多少年便是懸案,一些零碎的線索,包括韋虎頭仍然「抱在阿珂懷中」(鹿46:1967),結局時比起「二十來歲」(鹿40:2169)的呂毅中「還小著一兩歲」(鹿40:2170),都只能證明期間大約是數年的時間,無助進一步確定年份。
所以至此便只能透過其他方法去估計,這裏留意到康熙與召回韋小寶時說道已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翻查資料得知,康熙同時有四位兒子及三位女兒存活的年份只有1676、1677及1678年。由於虎頭等孩子出生是在康熙1674年冬,其後「過得數月」、「到得這年夏天」(鹿45:1955),康熙派人登島保護公主,同年十二月康熙立太子等事皆為康熙1675年,此後再「年復一年」(鹿45:1958)後才回歸中土,則應該最少渡過了三年時間,所以推斷回京應是在康熙1678年。
回京後征羅剎,冬季克雅克薩,其後「匆匆數月,冬盡春來」(鹿48:2068),尼布楚條約簽訂「其時已是初夏」(鹿48:2074),凱旋後不久便是結局,這時應是康熙1679年。
計算各人的年齡,韋小寶年齡方面連他本人也搞不清,但他回答海大富的答案(13歲)也應是他認為最大可能的了,而之後在船上與眾女比對年齡時大概亦是同一標準,即韋小寶出場時12歲, 同年相遇14歲的康熙, 13歲時相遇同齡的沐劍屏。而公主出場時曾說其「做了主子十五年」(鹿21:878)比起當時14歲的韋小寶要大上一歲,也與船上的比對結果吻合。在通吃島18歲當上父親,施琅登島時虎頭等孩子大約4歲,而結局韋小寶「告老還鄉」時為23歲,比起「二十來歲」(鹿40:2169)的呂毅中「還小著一兩歲」(鹿40:2170)。
1637年 順治出生 1651年 西奧圖三世出生 1652年 郭懷一被殺 1654年 康熙出生 1655年 建寧公主出生 1656年 曾柔、沐劍屏、韋小寶及伊凡出生 1661年 鄭成功攻台灣, 順治出家 1662年 彼得出生, 鄭成功逝世, 吳三桂絞死永曆皇帝 1664年 湯若望下獄, 韋小寶禪知寺採花受辱 1666年 尹香主被殺 1668年 3月28 故事開始, 韋小寶遇茅十八 1668年 3月29 史松被殺 1668年 韋小寶入宮 ~ 擒鰲拜 1669年 海大富被殺 ~ 韋小寶被騙往神龍島 1670年 王屋派賭命 ~ 雲南賜婚 1671年 炮轟神龍教 ~ 往羅剎 1672年 4月 西奧圖三世病死 1672年 5月 羅剎火槍營作亂 1673年 三藩上奏撤藩 ~ 攻王屋派 1674年 吳之榮被殺 ~ 荒島上三個孩子出生 1675年 8月12 康熙立太子, 韋小寶升二等伯 1678年 1月28 鄭經病死 1678年 6月 4 施琅征台 1678年 6月16 施琅與劉國軒水師會戰 1678年 8月 施琅訪通吃島 1678年 征羅剎 1679年 8月 簽訂尼布楚條約 1679年 馮錫範被殺, 故事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