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金庸的人,比熟悉查良鏞的人多 / 彥火

今天熟悉金庸的人比熟悉查良鏞的人多得多。金庸是查良鏞的筆名。對金庸不熟悉的人,會以為他是寫武俠小說出身,其實,金庸以大半世紀的精力、心血傾注於開辦《明報》企業及撰寫政論文章(以《明報》社評為主)。他的武俠小說寫到七十年代;他的政論文章一直寫到九十年代初。他寫的政論文章的字數,比起他寫的武俠小說可多得多。換言之,武俠小說不過是他的「副產品」。但發展到今天,金庸的名字已與金庸的武俠小說連結在一起,無心插柳柳成蔭,「副產品」成為「主產品」,作為小說家的金庸,他的名氣,早已掩蓋作為報人和政論家的查良鏞。

作為報人和政論家的查良鏞,在過去相當長的年代曾受到海峽兩岸的冷遇,連帶他的武俠小說也被敷上濃重的政治色塊,被列為「禁書」。

在台灣,金庸作品早年與大陸一樣,也是被禁的。金庸本人曾在《大公報》做過記者、翻譯、編輯,所以被打成「共匪」標籤,直到一九七九年他的小說才被解禁,其作品首先由台灣遠景出版社出版,後來由台灣遠流出版公司接手,一直是台灣暢銷書的榜首。

在大陸,金庸的作品也是在開放後才出現的,正式大規模授權給大陸出版社出版,則是九十年代的事。

金庸不是以他辦報的過人才幹和捭闔縱橫的政論征服海峽兩岸的讀者及政要,而是以他的副產品武俠小說風靡海內外,相信是他本人所始料不及。可見文學作品的旺盛的生命力,是超越時空和政治領域的。

backupnew.GIF (664 bytes)